多维度选择容易分歧
如果这个世界仅仅只谈客观的做工和用户体验,大家对于品牌的认知会很容易达成共识,谁做得好,谁做的差用用就知道了。不过人脑判断往往是单线程思路,一旦加上多重维度,脑袋的CPU开始发热,甚至于转不过来。
品牌认知也是如此,因为不同人群的收入、预算、特色偏好、性别差异,往往容易形成割裂的价值观。
来来来,我们先看看汉子们在考虑“续航,参数,跑分,价格”的时候,妹子们在想什么。
就比如智能帮社区曾经有一个提问:送妹子手机的选择标准有哪些?
场景模拟
妹子:我最近想换个2000元左右的手机,越便宜越好啦,哪一款比较好呢?(期待的小眼神)
汉子:我觉得红米Note3就挺好,买高配版的,全网通,才1199,3GB + 32GB大内存,骁龙650处理器,跑分XXXX,4000毫安大电池,续航有保障。。。价格才只要
妹子:好啦好啦,可是红米不好看哎,有没有稍微文艺一点的?
汉子:那就选魅蓝Note3高配版吧,差不多的价位,CPU差点,但外观好看得多。
妹子:摄像头多少W像素?
汉子:1300W
妹子:不是啦,人家说前置摄像头!
汉子:500W
妹子:一点都不好,我要那种自拍强大的手机,OPPO R9好像就不错,前置摄像头比后置还好,自带美肤功能。
汉子:(突然就急了,一副恨铁不成钢,你要上火海我得拉住你的表情)OPPO那种手机典型的低配高价,专门骗厂哥厂妹的,不要上当了,联发科的P10处理器,打个极品飞车都卡,小米虽然外表一般吧,但是实用。
妹子:(小脚一跺,闷哼一声,白一眼就走)
低收入者的精明与虚荣
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讲,精打细算,最少钱办最齐全的事儿是一项值得骄傲的能力,所以尤其是男性,一般会做出“只要配置参数强,外观手感体验够用就行”的选择。
而这类人群的虚荣心可不小,也许我舍不得,也不愿花大钱去买高价产品。但是我如果用一半甚至更少的钱买到跟你相同功能的东西,你就是钱多被骗的傻子(听起来很霸道对不对-_-#)。我不但偷着乐,还忍不住要在你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精明。这么讲并不是有什么偏见,恰好我一度是从这种扭曲心态转变过来的。好在,人的价值观是可以塑造,也可以改变。
2008年功能机时代MTK方案的400元山寨机除了不能安装Java程序以外,MP3、MP4、摄像头、触摸屏、支持储存卡、蓝牙功能一个不少。当年我拿着400元山寨机跟拿着1800元诺基亚的朋友介绍的时候,可以想象,脸上一定洋溢着幸福与满足,还有一丝自鸣得意的嘲讽。(当时1800价位诺基亚属于屌丝机,连触屏功能都没有)
智能机时代,小米的成功,也恰恰反映了这种心理的人群很广,买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虚荣与赚到便宜的满足感。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提到我国历史,动辄上下五千年,但其实中国人对国货骨子里实则满满的不自信和不信任。
很简单,大家态度是,你OPPO、vivo作为国货就应该定位于廉价实惠。玩儿高价是准备上天?
水军搅和
新闻客户端、微博、百度贴吧等地方是普通小白用户最容易接触科技资讯的入口,作为线上品牌,一定要占领舆论制高点嘛,怎么办?
某些品牌的水军会以OV配置不高为由头恶意攻击转移视线,同时进行自我吹捧。为5毛钱出卖灵魂。
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被煽风点火也会跟着掺和。一时间真假难辨,但无论如何,水军的蔚然成风说明舆论引导有足够破坏力。
幸存者偏差
OV的手机主要是走线下渠道,打法和线上完全不一样。所以线上目标受众被小米魅族等参数惯坏后,永远是看不起OV的配置,网上一片奚落。(以习惯上网购物的人群为主)
而外观,拍照,手感等等对这些愿意去实体店的人来讲是最直观的感受,对他们来讲,游戏打得少,手机CPU够用就行,所以线下OV也完全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以二三四线城市的中高龄人群为主,年轻人也是妹子为主)
问题在于,喜欢线下买的人群压根就不会上线跟你争,妹子们对配置更是不care,而大家用线上的思维看线下,永远也找不到优点。所以吃瓜群众在线上还真以为OV特别差。
就像2016第一季度销量排行一出,OV分别跻身第二、第三,仅在华为之后,一片唏嘘,媒体界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也充分说明了科技媒体工作的键盘侠们仅仅从参数根据经验判断的玩儿法是行不通的,再这样下去,只能从看不起,看不懂,再到追不上。一个事物的成功,一定有它必然的道理,不应该一味从参数抨击,甚至选择无视其优点。
OV到底表现如何?
销量暴击
据IDC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OPPO、VIVO市场份额同比去年增长分别达到了173%和121.7%,占据了国内市场第2、3名的位置,苹果和小米则出现大幅下滑,份额下跌19.1%和32%。
在明星企业小米、苹果遇困的情况下逆市上扬,只能说火得一塌糊涂。
差异凸显
OV打差异化,并且舍得广告投放,所以买点深入人心。
比如vivo Xplay5的曲面屏、极致HIFI,强劲CPU和内存组合配置给人深刻印象。
比如OPPO R9主打的美颜自拍、自家研发的VOOC闪充技术等等。
你现在记得住联想手机有什么特色吗?中兴呢?酷派呢?
之所以他们都处于人们遗忘的边缘,市场份额沦为“其他”,这无非是大家用脚投票的结果。
做工颜值
作为第一部智能机选择OPPO的玩家, 说句公道话,如果要说国内在美感、做工上排前三的,绝对少不了他,甚至OV还是国内唯二不需要OEM的厂商(全线产品皆自己设计自己加工生产), 品控质量水准属上流。都过去4年了,现在躺在我家抽屉里的OPPO R807拿在手上仍然像一件艺术品(现在看来除了厚点儿外),尤其是天际线设计呼吸灯,和现在千篇一律的小圆点一比,完全是暴打小朋友的节奏OK?做工形体在同期产品中也是出类拔萃,十分精美。
实话讲,东西好不好,拿到手上才知道。虽然作为爱玩儿游戏的汉子,我不会选择卖得爆红的OPPO R9,但如果有足够多预算,挡不住我可能考虑多花点钱等配置强劲的OPPO Find9(有曝光,未上市),或者是曲面性能怪兽vivo Xplay5。(已上市)
因为我对他们的做工颜值有信心,旗舰配置如此强悍,特色如此鲜明。接下来只是价钱接不接受的问题,毕竟选择权在我手中。
产业和品质转型
科技产业一贯规律是是东西越卖越便宜,但中国近些年人均收入越来越高,中产阶级有崛起之势。“基础、够用、实惠”的国货三板斧打法可能已经无法满足这部分人的高品质需求,而恰恰这部分人追求产品外的附加价值,并愿意为之买单。
同时,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第一部手机可能因为经济原因选择了小米这样的性价比代表,但不代表他们的审美追求仅限于此,生活处处充满妥协。
一旦踏入社会有足够的收入,则可能会朝更高段位发展,而OV介于苹果和国产旗舰价格之间的区间,高端的品牌形象,良好的用户体验,无不对他们有着不同寻常的吸引力。
当下中国正在进行一轮产业升级,旗舰手机的价格明显在向3000档位探路,而成功者不多,OV无疑是佼佼者。去年我们还在笑MTK“为了小米的铺货量自降身价含泪数钱”,今天你怎么知道雷总不是“含泪卖低价手机”?
结语
每个人有自己喜爱偏好本无可厚非,但上纲上线,通过贬低某些东西来衬托自己喜爱的事物并非明智之举,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强行扭转他人喜好也侧面反映了幼稚的一面。
每款产品的设计都是服务于其目标人群,我不喜欢,表达下看法就好,用轻蔑语气给OV使用者扣上“厂哥厂妹”的歧视性帽子显得十分狭隘。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凡客的陈年,为了提升关注度,抬高穆旦,贬低周杰伦为垃圾,企业家在公众场合说这样的话实际上在拉低自己身价,不得不承认陈年的炒作确实奏效了,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品牌的巨大损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