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警惕!这 3 种情况,乌龟爬出来是 “不舒服”,别忽视
如果乌龟爬缸时伴随这些信号,就不是 “天性” 那么简单了,很可能是环境不合适或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干预:
1. 信号 3:爬缸时 “疯狂扒缸、焦躁不安”,还会撞缸 —— 是 “环境太压抑”
如果乌龟一直疯狂扒缸,爪子不停地挠缸壁,甚至会用头撞缸,看起来很焦躁,爬不出去就会一直待在缸边,不怎么下水,也不吃东西,这大多是 “环境太压抑” 导致的:
可能是缸太小 —— 比如用 30 厘米的小缸养 10 厘米的草龟,乌龟连转身、游动的地方都不够,会觉得 “憋屈”;也可能是缸里 “太单调”—— 没有躲避处、没有水草,乌龟没有安全感;还可能是周围环境太吵 —— 比如缸放在客厅,人来人往、电视声音大,乌龟会紧张焦虑。
应对方法:如果缸太小,赶紧换一个大一点的缸(建议缸的长度是乌龟背甲的 3-5 倍);在缸里加一个躲避处(比如半水龟放树皮穴,水龟放一块大一点的石头);把缸移到安静、光线柔和的地方,让乌龟有安全感,焦躁的情绪缓解了,就不会再疯狂爬缸了。
2. 信号 4:爬出来后 “不爱下水”,总待在缸外干燥处 —— 是 “水质太差或水温不合适”
正常情况下,水龟(比如巴西龟、草龟)大部分时间会待在水里,只有晒背、休息时才会爬上岸。如果你的水龟总爬出来,爬出来后就待在缸外干燥的地方,不怎么下水,甚至下水后很快又爬出来,很可能是 “水质太差” 或 “水温不合适”:
水质差 —— 比如缸里的水发浑、有异味,鱼便、残饵没及时清理,乌龟待在水里会觉得 “不舒服”,想爬出来躲一躲;水温不合适 —— 比如水温低于 20℃,乌龟会觉得冷,想爬出来找温暖的地方;水温高于 30℃,水里溶氧量低,乌龟会觉得闷,想爬出来呼吸新鲜空气。
应对方法:如果水质差,赶紧换水(换困过的自来水,每次换 1/3),给缸里装一个过滤器,定期清理鱼便、残饵;如果水温低,给缸里装加热棒,把水温稳定在 25-28℃;如果水温高,把缸移到阴凉处,用风扇吹一吹水面降温,水质和水温合适了,乌龟自然会愿意待在水里。
3. 信号 5:爬缸时 “精神差、动作缓慢”,还伴随不吃东西 —— 是 “身体不舒服”
如果乌龟爬缸时精神很差,动作缓慢,爬一会儿就会停下来休息,而且很久不吃东西,甚至出现其他异常症状(比如流鼻涕、张嘴呼吸、粪便稀软),这很可能是 “身体不舒服”,比如感冒、肠胃炎、肺炎等,它想爬出来是因为 “在水里待着更难受”。
比如乌龟感冒时,会觉得水里冷,想爬出来找温暖的地方;肠胃炎时,待在水里会觉得肚子不舒服,想爬出来缓解;肺炎时,水里溶氧量低,它会觉得呼吸不畅,想爬出来呼吸新鲜空气。
应对方法:先观察乌龟的其他症状 —— 如果流鼻涕、张嘴呼吸,可能是感冒,给缸里升温到 28-30℃,保持环境干燥通风;如果粪便稀软、不吃东西,可能是肠胃炎,停食 3-5 天,在水里加少量爬宠专用益生菌;如果症状严重(比如不活动、不喝水),别拖延,赶紧带它去宠物医院(找能看爬宠的医院),让医生诊断治疗。
三、新手必避:别用 “盖盖子” 阻止乌龟爬缸,这 2 个危害要知道
很多新手看到乌龟爬缸,第一反应就是 “在缸上盖个盖子”,觉得这样就能 “困住” 它,却不知道这样做有很大危害:
1. 危害 1:缺氧窒息,严重时会致死
盖上盖子后,缸内的空气不流通,尤其是水龟缸,水里的溶氧量会慢慢降低,乌龟待在里面会觉得 “闷”,甚至会缺氧浮头(嘴巴伸出水面呼吸)。如果盖子盖得太严,没有透气孔,缸内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氧气越来越少,乌龟很可能会缺氧窒息死亡。
2. 危害 2:增加应激反应,导致生病
乌龟本来就因为 “不舒服” 才爬缸,盖上盖子会让它更焦虑、更紧张,应激反应会加重 —— 可能会不吃东西、不活动,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比如白眼病、肠胃炎)。而且如果乌龟在爬缸时撞到盖子,还可能会撞伤头部、爪子,导致受伤。
正确的做法是:先通过上述 5 个信号判断乌龟爬缸的原因,针对性解决(比如换大缸、改善水质、满足晒背需求),而不是用盖子强行阻止。只要解决了根本问题,乌龟自然就不会再爬缸了。
#热问计划#四、最后想说:乌龟的 “爬缸行为”,是它的 “表达方式”
养龟和养猫养狗不一样,乌龟不会用叫声表达需求,但会通过 “爬缸”“拒食”“活动异常” 等行为传递信号。作为主人,别只看到 “它在爬缸”,更要读懂它背后的需求 —— 是想晒背?是环境太压抑?还是身体不舒服?
只有读懂了乌龟的 “语言”,才能给它合适的照顾,让它在缸里待得舒服、健康。养龟本就是一场 “慢节奏的陪伴”,多观察、多理解,才能和你的乌龟一起度过更长久的时光。
你家乌龟会爬缸吗?它爬缸时是什么状态?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帮更多养龟人读懂乌龟的 “小信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