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弱冠负文翰,此中听鹿鸣。
弱冠 ruò guàn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孔颖达 疏:“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后遂称男子二十岁或二十几岁的年龄为弱冠。《汉书·叙传下》:“ 贾生 娇娇,弱冠登朝。” 晋 左思 《咏史》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观羣书。”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洎年登弱冠,射策登朝,於是思有餘闲,获遂本愿。”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癸:“ 章 幼时为 照 所重,言其官班位望,过於其父, 章 弱冠,父为娶妻 李氏 女。” 明 高启 《顾荣庙》诗:“弱冠游 洛 师,已蒙南金赏。” 刘绍棠 《花街》:“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大司务的小儿子年方弱冠得了水臌,吃了一阵子败鼓皮丸,一命呜呼。” ——《漢語大詞典》负文(負文)fù wén(1).背负《洛书》。《书·洪范》“天乃锡 禹 《洪范》九畴” 孔 传:“天与 禹 洛 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于九。” 明 海瑞 《治安疏》:“ 禹 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於背,因而第之以成九畴。”参见“ 负图 ”。(2).指写作诗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赞曰:伟矣前修,学坚才饱,负文餘力,飞靡弄巧。” ——《漢語大詞典》翰 hàn《國語辭典》翰 [ hàn ]名一种身上有五彩羽毛的山鸡。《说文解字·羽部》:「翰,天鸡也,赤羽。」也称为「锦鸡」。长而坚硬的羽毛。《广韵·去声·翰韵》:「翰,鸟羽也。」元·戴侗《六书故·卷一九·动物》:「羽之彊者曰翰。」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纤罗为缨,饰以翠翰。」毛笔。如:「翰墨」、「挥翰」。《文选·潘岳·秋兴赋》:「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唐·李善·注:「翰,笔毫也。」文词、文章、书信等。如:「文翰」、「书翰」、「篇翰」、「华翰」。南朝梁·萧统〈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文才。《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臧荣绪传》:「其有史翰,欲令入天禄。」白色的马。《礼记·檀弓上》:「戎事乘翰,牲用白。」汉·郑玄·注:「翰,白色马也。」栋梁。《诗经·大雅·崧高》:「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汉·郑玄·注:「皆以贤知入为周之桢干之臣。」通「干」。姓。如春秋时曹国有翰胡。动高飞。汉·扬雄《太玄经·卷三·应卦》:「龙翰于天,贞栗其鳞。」此 cǐ《國語辭典》此 [ cǐ ]代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副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连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中 zhōng/zhòng《國語辭典》中 [ zhōng ]名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居中」、「中央」、「日正當中」。內、裡面。如:「水中」、「夢中」、「心中」。泛指某一時期以內。如:「一年之中」、「晉太元中」。中華民國的簡稱。姓。如漢代有中京。形居間介紹、連絡的。如:「中人」。居於高低、大小、好壞之間的。如:「中級」、「中型」、「中等」。半。如:「中夜」、「中途」。副正好。如:「適中」。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事情正在交涉中。」中 [ zhòng ]動達到要點。《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漢書·卷一○·成帝紀》:「朕涉道日寡,舉錯不中。」合、正對上。如:「中規中矩」。《左傳·定公元年》:「未嘗不中吾志也。」《戰國策·西周策》:「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遭受、感染。如:「中風」、「中毒」。得。如:「中獎」、「中籤」、「中選」。考取。如:「范進中舉」、「考中大學」。《儒林外史·第二回》:「這王大老爺,就是前科新中的。」听 ( 聽 ) tīng《國語辭典》听 [ yǐn ]副笑的樣子。《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亡是公听然而笑。」唐·劉禹錫〈說驥〉:「睹之周體,眙然視,听然笑,既而抃隨之。」鹿鸣(鹿鳴)lù míng(1).鹿鸣叫。《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毛 传:“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2).古代宴群臣嘉宾所用的乐歌。源于《诗·小雅·鹿鸣》。据 清 代学者研究,《鹿鸣》的乐曲至两 汉 、 魏 、 晋 间尚存,后即失传。《仪礼·大射》:“小乐正立于西阶东,乃歌《鹿鸣》三终。”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飞龙》、《鹿鸣》、《鵾鷄》、《游絃》。”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一:“古曲音辞存者四:曰《鹿鸣》、《騶虞》、《伐檀》、《文王》。”后科举时代,以举人中式为赋鹿鸣。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 杨侯 始冠,举於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清 姚鼐 《哭孔撝约三十二韵》:“鹿鸣君始赋,骏骨窃先知。”(3).指鹿鸣宴。 唐 元稹 《桐花》诗:“君若傲贤雋,鹿鸣有食芩。”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忽一日,告从姪 庆辰 云:‘作宵梦 赵 宰拉赴鹿鸣,与公邻坐,已而杳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篷窗随录〉〈篷窗续录〉》:“方伯庚午以重赴鹿鸣,加头品顶戴。”(4).借指科举考试。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八折:“吾本 章斌 名姓,鹿鸣徼幸居先。”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况我真圣主文武同科,鹿鸣与鹰扬并重。”《平山冷燕》第十八回:“明日鹿鸣得意,上苑看花,天子定当刮目。”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