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微微价值投资,(https://xueqiu.com/2481272228/305846889)
上一篇文章我们聊了腾讯的主营业务-广告,本篇我们继续聊腾讯的主营业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雪球星计划# @今日话题 $腾讯控股(00700)$
腾讯的基本面
★腾讯的主营业务
3)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
腾讯的主营业务中2024年中报披露的营收占比49%的增值服务(包括占比30%的游戏和占比19%的社交网络)和营收占比19%的广告业务都已经聊完了,本文聊一聊腾讯的最后一个主营业务,营收占比31%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很明显又是两块业务,还是分开来说啊。
3.1)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其实涉及到的内容还是挺多的,比如支付、提现、贷款、信用卡还款、基金和保险销售等。我们后面说行业,主要说移动支付,是金融科技的核心和占比最大的业务。
3.1.1)金融科技行业
金融科技的核心是移动支付,如下图,移动支付的渗透率其实已经很高了,近几年基本渗透率不再增长,保持在接近90%的渗透率。也说明行业过了人口红利阶段。
移动支付第三方目前已经竞争格局稳定,主要是支付宝和微信这两个玩家。从下图,可以看出来近几年除了2022年之外,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是持续提升的,去年达到500多万亿规模。
2017-2023年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万亿)
来源:广发证券
而在这之中,从2015-2020年,如果按照金额占比来看,支付宝占比更高,达到55%。微信支付占比为38%。二者合计占比高达94%,几乎垄断了移动第三方支付市场。从最新的2023年数据来看,支付宝略有下滑,仍有54%,微信支付略有上升,达到40%。
2015Q1-2020Q2第三方移动支付金额的市场占比
来源:中泰证券
可是如果从支付笔数来看的话,如下图,从2018到2023年,基本都是正增长的,除了2023年微信支付有下滑。可以看出微信支付笔数明显高于支付宝。微信支付偏向于单笔支付金额小,但频次高。支付宝则相反。
2018-2023年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笔数
来源:华创证券
如下图,从2018-2023年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笔数的市场占比来看的话,微信支付的占比更高,达到了74%。而支付宝支付的占比只有26%。微信支付几乎是支付宝的3倍。
2018-2023年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笔数的市场占比
无论是从支付金额还是从支付笔数来看,微信支付的市占率都有逐渐提升的趋势。我觉得这一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下去。为什么呢。
首先支付频次微信遥遥领先,说明微信的使用频次和时间是超过支付宝的,这种粘性更强于支付宝,这个从下图二者的MAU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用户习惯形成后,会增加信任,单次交易金额的放大只是时间问题。
2014M11-2022M7微信和支付宝的月活人数(MAU)(百万)
来源:信达证券
而且还有一个关键的点是,随着后面淘天开放微信支付、视频号电商做起来以及拼多多进一步抢占淘天的市场,微信支付的频次和单次金额都会增加。
3.1.2)腾讯金融科技
看完了行业,我们看下腾讯的金融科技。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腾讯财报是放到一起披露的。从下图2018Q1-2024Q1这块业务的营收来看,从18年到21年的高速增长,到22-23年的缓慢增长。2023年同比增长15%至人民币2038亿元。24年Q1同比增长7%。
24年Q2同比增长4%,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增速放缓至低个位数百分比,商业支付收入增速进一步放缓反映消费支出缓慢增长,同时由于风险管控措施的提升使得消费贷款服务收入下降,而理财服务收入录得双位数百分比增长。
2018Q1-2024Q1腾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营收情况
据估算,金融科技服务营收占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整个业务的约75%,所以是大头。而这个大头主要靠的是微信支付业务中的商业支付。下面展开聊下金融科技业务。
腾讯金融科技是腾讯推出的一个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它依托于微信和QQ这两大社交平台,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的金融生态系统。该平台提供了一系列金融服务,包括移动支付、财富管理、证券投资、企业金融以及民生产品等。
腾讯金融科技的前身是成立于2005年的财付通,它在2012年获得了基金支付牌照,并于次年与微信团队合作推出了微信支付功能。2014年,随着微信红包的推出,腾讯金融科技迎来了第一波红包热潮,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微信支付业务的发展。到了2015年,FiT正式成立,其业务被升级为“腾讯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简称“FiT”。2016年,腾讯在移动支付市场的份额达到了38.3%,其日均支付笔数也超过了主要竞争对手。最终,在2018年,FiT业务线的品牌被升级为“腾讯金融科技”。
腾讯金融科技业务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支付平台(如微信支付、QQ钱包、财付通、微信香港钱包)、财富管理(如腾讯理财通)、证券平台(如腾讯微证券、腾讯自选股)、企业金融(如财付通商企付、发票财税、普惠平台)以及民生服务(如微信信用卡还款、腾讯手机充值、腾讯微加信用卡、腾讯区块链)等。金融科技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支付业务和其他金融科技服务,其中支付业务占据主导地位。
腾讯金融科技业务内容
支付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微信对零钱提现和商业支付功能收取佣金;其次,用户零钱在央行监管下作为“备付金”产生的利息收入;最后,基于微信支付沉淀的用户资金和微信平台的流量优势,腾讯开展了一系列撮合交易业务,如基金代销、保险、小额贷款、分期付款和信用卡还款等。
腾讯金融科技业务类型
此外,微信还具备红包、转账等社交功能,虽然这些功能本身不产生收入,但它们有助于增强用户之间的互动和粘性。
腾讯微信支付收费标准
综合以上,腾讯的金融科技业务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中的大头,占比约75%。而金融科技业务中的大头是支付业务中的商业支付。短期看,由于宏观经济下行,消费降级,消费支出减少,所以商业支付收入增速进一步放缓。不过长期来看,这一块业务我觉得还是有增长空间的,一方面宏观经济恢复可期,另一方面微信支付的市占率还会进一步提升。
3.2)企业服务
企业服务中主要包括腾讯、易车、腾讯会议、企业微信和视频号电商佣金收入等。其中腾讯云是大头,后面主要展开聊云业务啊。
3.2.1)云行业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它将庞大的数据处理任务切分成许多小型任务,利用众多服务器组成的集群来完成计算和分析,并将结果传递给用户。
根据服务类型,云服务可以分为三大类: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以及软件即服务(SaaS)。IaaS向用户提供诸如CPU、内存、存储和网络等基础计算资源,使用户无需操心基础设施管理即可部署应用;PaaS提供包括数据库、物联网和大数据在内的各类服务,以便用户在之上构建并部署应用程序;SaaS则通过网络向用户交付应用程序,以便企业进行经营活动,例如腾讯会议、企业微信和钉钉等应用。
先看下国际云市场规模及增速,云最先也是在国外产生。从2017-2023年来看,国际云市场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基本保持15-30%左右的增速。从云服务类型来看,主要是SaaS服务。
2017-2023全球云市场规模(亿美元)
来源:长城证券
我国云计算领域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其增长速度大幅领先全球市场。在过去五年里,我国的云计算市场规模实现了飞速扩张,特别是公有云市场,从2017年的265亿元激增至2021年的218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0%,这一增速明显超过了全球云计算市场的平均水平。2022年和2023年也分别保持了28%和35%的增速。预计2024年,我国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00亿元以上。
2017-2012年我国云服务支出(亿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公有云市场的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国内市场,IaaS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次是SaaS。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国外云计算市场起步较早,自2005年起就开始构建IaaS+PaaS的基础架构,为后续SaaS应用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比之下,我国云计算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国内的大型科技公司主要聚焦于IaaS领域的布局。此外,国内企业在2017至2018年期间才开始大力投入产业互联网领域,着力研发面向企业(to B)的产品。然而,由于这一领域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关产品仍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中,因此SaaS产品在我国整体云计算市场中的占比相对较低。
尽管如此,目前市场上已经涌现出了一批用户体验出色的SaaS产品,如腾讯会议、企业微信和钉钉等。这些产品的月活跃用户数(MAU)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预示着我国SaaS市场在未来具有广阔的业务拓展潜力。
国内云计算市场呈现出较高的集中度,前四大云服务供应商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由于国内传统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普遍不高,它们更倾向于寻求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这要求云服务提供商不仅需要雄厚的资金来配备硬件和技术团队,还必须具备强大的市场推广、交付和服务能力。
因此,云计算行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高,导致了市场的高度集中。在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IaaS+PaaS)的支出方面,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和百度智能云这四家领军企业共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显示出明显的头部效应。
截至2022年,阿里云以36%的市场份额稳居国内市场的领头羊地位;华为云和腾讯云长期分别占据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其中华为云在2022年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为19%,腾讯云为16%;百度智能云则以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四。
国内云服务Top4市占率
阿里云作为国内市场领导者,其战略定位明确,强调“被集成”和不直接涉足SaaS领域,通过“云钉一体”和低代码平台推动企业及行业云计算的发展。华为云则在政务云市场占据优势,据IDC数据显示,其在中国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的份额达到25.8%,在全球IaaS供应商中也名列前茅。腾讯云则依托其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的深厚积累,专注于游戏、社交、视频等细分市场,并在SaaS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阿里云、华为云和腾讯云比较
总体而言,这三家公司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线方面都相当完善,但在产品定价策略上各有侧重。从官网公布的关键云服务产品价格来看,在IaaS层面,阿里云的云服务器产品在价格上具有优势,而在云存储和CDN产品方面,三家公司的价格相差不大。在PaaS领域,腾讯云的TDSQL数据库以其较低的定价和超过30%的季度收入增长脱颖而出,被弗若斯特沙利文评为中国领先的分布式数据库产品。
在SaaS方面,腾讯会议自2022年9月起开始收费,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云会议应用,其电子签产品也因高效的企业合同签署流程而在企业办公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企业微信也在扩大着用户群体。
3.2.2)腾讯云
前面估算了,企业服务的营收占比约在25%。2024年二季度,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实现十几个点的增长率,主要受益于云服务业务收入增长(包括企业微信商业化提升),以及视频号商家技术服务费的增长。
企业服务中主要包括腾讯、易车、腾讯会议、企业微信和视频号电商佣金收入。其中腾讯云是大头,财报数据没披露比例,毛估估也在85%以上。
腾讯投入了超过20年的时间来精炼其云计算技术,并建立了稳固的基础。自2010年起,腾讯云开始向外界提供云服务,并在2013年全面对社会开放。到了2018年,腾讯进行了重大的战略调整,致力于向产业互联网领域转型。同年,腾讯云荣登全球七大首选云服务商之列。2019年,腾讯云的服务器数量突破了100万台大关,带宽峰值也超过了100T。
在2018年的组织架构变革中,腾讯将腾讯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位置服务(LBS)以及互联网+等相关业务整合在一起,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腾讯云致力于为各行各业的企业提供全面的数字化转型服务,涵盖IT基础设施、移动办公协作、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直至品牌推广、市场营销、销售和服务等多个方面。
腾讯云在众多行业中实现了广泛商业化应用,特别是在与其核心业务紧密相连的游戏、社交、视频和互联网等细分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随着云业务的不断发展,腾讯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其业务体系,例如近年来针对云业务设立了智慧工业、服务业和政企业务线,进一步细化业务领域,从而迅速扩大其在企业和政府领域的市场份额。
腾讯云之所以能够迅速实现商业化落地,主要归功于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实力雄厚:尽管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各异,但它们都离不开底层云技术的支撑,如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在这方面,腾讯云表现出色。例如,2022年6月,腾讯云服务器的性能损耗降至极低水平;同时,Gartner发布的报告显示,腾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全球排名第二,国内排名第一。此外,在大数据领域,腾讯大数据平台TBDS在2022年信通院的产品能力测评中,以单集群1万节点的超大规模成功通过测试,成为唯一一家通过大规模能力认证的厂商。这些底层技术的积累为腾讯云在各商业场景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其提供的云服务产品具有高质量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2)丰富的跨领域经验:腾讯在音视频、游戏、社交、互联网、金融、传媒和教育等多个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痛点。这使得腾讯在交付产品时能够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为客户提供更贴合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
3)强大的C端覆盖和流量优势:腾讯凭借微信和QQ两大平台,实现了对C端用户的广泛覆盖。这对于选择腾讯云服务的企业来说,意味着它们可以通过腾讯的流量入口直接与用户建立联系,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营销和推广。这也是推动腾讯云业务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所以腾讯在算力、算法和数据这三大现代信息化生产要素方面拥有深厚的积累,未来有望在这些领域发挥更大的潜力,推动相关业务的快速发展。
腾讯云应用场景
腾讯云的SaaS产品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2019年,腾讯在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推出了SaaS生态的“千帆计划”。该计划由“一云一端三大项目”构成,旨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一云”指的是腾讯云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底层技术支持,“一端”则是企业微信所带来的C2B连接能力。而“三大项目”涵盖了SaaS加速器、SaaS技术联盟和SaaS臻选。到了2020年,腾讯将此计划升级为“一云多端”,不仅包括了腾讯云和企业微信,还整合了微信、QQ、腾讯会议等C端平台,进一步发挥了腾讯C2B的战略优势,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据官网信息显示,“千帆计划”已经吸引了超过100家合作伙伴的加入,覆盖了30多种类型和行业。在腾讯云SaaS服务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非腾讯会议和企业微信莫属。这两款产品的月活跃用户数均已破亿(2022一季报披露)。
关于腾讯会议和企业微信简单说下。
自2022年9月起,腾讯会议开始实施收费制度,其商业化步伐加快。得益于产品功能的不断优化和市场逐渐走向成熟,腾讯会议目前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高度的用户黏性,这些都为其收费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腾讯会议收费标准
企业微信正逐步成为远程工作中广泛使用的通讯平台:它内置了多种办公功能,如自动打卡、审批流程、文件共享、工作报告和通知公告等,并且提供了众多第三方应用以供选择,同时也支持通过 API 与自定义应用集成。此外,企业微信能够与个人微信相连,实现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顺畅沟通。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微信是国内首个获得SOC2 Type2审计认证的企业级办公软件,确保了企业数据的安全性。至今,已有超过1000万家企业使用企业微信。
从以上办公app的MAU数据可以看出,钉钉是高居第一的。不过去年企业微信MAU是增加的,钉钉和腾讯会议出现下滑,不知道是不是疫情放开导致的。
企业微信相较于钉钉等其他办公软件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能够与微信进行连接,这使得企业微信具备了与企业外部资源进行互动的能力。通过这一优势,使用企业微信的企业可以更好地服务客户并进行客户运营,从而有效地推动营销转化。这一点也是促使企业微信客户数量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合以上,腾讯的企业服务中腾讯云业务还是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另外像视频号电商佣金收入、腾讯会议和企业微信后面商业化变现都是很好的看点,值得期待。
以上算是把腾讯的最后一块主营业务中占比31%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聊完了,下一篇我们再聊一聊腾讯的未来啊。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