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共享单车太多,出门都不知道怎么选了。
昨天,又有一个共享单车品牌进驻东莞——小强单车,这还是首个东莞本土自主研发、量产的共享单车品牌。预计年内东莞区域,小强单车投放量将超过2万辆。
而小强单车背后的BOSS是广东亦强科技有限公司,包括运营系统、APP平台、智能锁都是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生产基地在东莞寮步。
亦强科技的创始人之一何志强说,在登陆东莞之前,小强单车今年4月开始已经在国内的都江堰、南充等城市投放了。小强单车也和国外企业合作,在伦敦、巴塞罗那以及加拿大的有关城市运营共享单车。
感觉发展有点猛吧?跟其他共享单车不同的是,小强单车采取了特许加盟的扩张方式。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个公司。
一直在做软件,偶然涉足共享单车
亦强科技的前身是广东亦强软件有限公司,是何志强和好友戴亦组建的一家软件公司,专门帮人制作各种APP软件,比如打车软件、拼车软件、共享货车软件等等,客户包括富士康、美宜佳等各个行业的巨头。
从2014年成立以来,订单不断,公司利润也不错,但何志强一直在想一件事:“每天帮人制作APP,什么时候有机会自己运营一款APP产品?”
去年6月,国内共享单车已经开始出现火爆的苗头,并吸引了大量的目光和资金。偶然一次机会,一个客户找上门,想让亦强科技帮忙做一款共享单车APP,并交纳了定金。可是几天之后,当何志强团队刚制作出APP方案时,客户突然说因为公司转型,决定放弃这款共享单车APP产品,不愿继续投资。
对于很多软件公司来说,这简直是被甲方放飞机的晴天霹雳。但何志强却动了心思,想自己把这个项目继续做下去:“我想实现自己经营一款APP的梦想。”
然而,当何志强跟朋友说起这个想法时,大家都是反对的。他们都认为共享单车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的项目,亦强科技根本难以负担。
也许是因为一个执念,何志强力排众议还是坚持做下来了,前期开发成本500多万,半年的研发与投入后终于有了小强单车。
特许加盟来扩张市场
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国内共享单车巨头太多,竞争太激烈,而且这个行业的发展讲求的就是速度。
快速扩张就要依赖雄厚的资金,而亦强科技本身规模小,资金实力一般,怎样才能快速提升占有率,在这个市场上活下来?
何志强想到了一个跑马圈地的方法——特许加盟,出售城市代理权。
共享单车的特许加盟???相信很多人对这种模式都很懵逼。
何志强说,亦强科技和加盟商的合作方式是这样的:
加盟商一次性缴纳50万元加盟费,获得所在城市3年的代理权。然后亦强科技根据车辆的“开锁率”决定投放车辆的数量,一般一个城市5000辆左右,首批投放平均1000辆左右,然后每15天投放一批新车,上不封顶。
3年之内,除非是天灾等不可抗拒的原因,否则加盟商是不能中途退出的。3年后只要对方愿意继续合作,小强单车会继续投新车,而且不需要再交加盟费。
亦强科技还有一套分成标准,根据加盟商运营单车的情况来定不同的分成比例,加盟商以此来回本和盈利。
(竟然还能这样玩……)
“没想到这种模式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从4月3日在都江堰投放第一批车开始,一个月之内,小强单车就在都江堰、南充、雅安、浏阳四个城市落地。”何志强说,目前每个月基本都有上百批客人上门寻求和小强单车合作,佛山、长沙、东莞等地的代理权也已经出售了。
就这样,从4月至今短短两个月,小强单车已经在国内多个城市投放了上万辆单车,用户注册量超十万。
从三四线城市出发
不过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这家从东莞诞生的共享单车企业,先绕开东莞从外地开始呢?
何志强说因为东莞共享单车市场的竞争压力大,几大品牌的共享单车均已经在东莞落地,小强单车和他们比起来,并没有什么优势,而在三、四线城市,目前共享单车还是空白,所以小强单车就先在外地落地。
除了卖城市代理权,小强单车其实还在卖技术。小强单车在国外采取合作的方式,小强单车提供技术,国外合作方负责车辆采购和维护,目前在加拿大、伦敦、巴塞罗那等地已经投入了10000辆合作的共享单车。
(综合南方日报、小强单车)
对于这个创业项目你们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畅所欲言。